在書法作品的章法中,除了黑白的字的平面排序構成外,還包含著非常重要的內(nèi)容,就是章法的節(jié)奏韻律。節(jié)奏和韻律是書法賞評中必然要談到的問題,因為,它既是書法的技巧問題,也是藝術問題。
▲王羲之《得示帖》
任何一件書法作品,給人的第一視覺感覺往往就是章法。章法的構成是書法作品具體的存在,節(jié)奏與韻律寓含在章法的構成中。人們是通過章法的構成來判斷感受筆墨節(jié)奏和韻律的。在我們?yōu)g覽古代經(jīng)典法帖時,覺得王羲之的《得示帖》是一部含有節(jié)奏韻律極高的法帖。節(jié)奏與韻律本不是書法的術語,它是音樂的專用術語。人們往往借用音樂的術語來解釋書法,是因為,書法與音樂有著非常相似相通的東西。歸納起來,大致有五個方面:
1大小
大小,是指一件作品中單個字體量的大小參差變化。它好比音樂中音量的大小變化。在行草書中,這樣的變化是非常鮮明,甚至是非常突兀的。在篆、隸、楷中,這種變化也同樣存在,只是不像行草書那樣有充分變化的余地。大與小的比例反差愈大,節(jié)奏就愈加鮮明,這與作品的風格氣息有著直接的關系,風格越是奔放跳蕩,大小的反差就越大。當表現(xiàn)文雅恬靜的風格時,一般大小的反差就相對要小。在這一點上,《得示帖》大與小的反差比例令人非常驚訝。
圖版如“足”、“下”二字與“霧”字的比例,后者是前者的十幾倍。這樣的大小之變,核心的技巧方法,就是筆畫越少的字,越是寫得緊而縮,筆畫越多的字,越是寫得大而放。這樣,可以造成強烈的大小對比。字的外輪廓收縮,字的體量就小,外輪廓舒放,字的體量就將大。或者有意夸張某一筆,外輪廓自然開張,字的體量就大。在創(chuàng)作中,如果意欲使節(jié)奏加強,就要充分運用外輪廓大小的變化技巧。我們將《得示帖》所有字的外廓點勾勒出來,察其大小之變,可以清晰地看出此帖的節(jié)奏狀況。
我們可以這樣認為,大與小的變化,是書法創(chuàng)作中表現(xiàn)節(jié)奏的重要手段。無論是什么字體、什么風格,都需要有大與小的變化,只是這種體量變化的程度與幅度不同而已。如果一件書法作品(尤其是行草書),每個字的體量大小完全一律,那就是古人所譏諷的“狀如算子”了?隙ㄊ侨狈(jié)奏韻律的,無疑,也必然是乏味的。
2重輕(虛實)
重輕,是指作品中,虛與實的對比與變化。類似音樂中的重拍與輕拍的對比和變化。在書法作品中,重輕的主要表現(xiàn)技巧是用墨。重與輕的概念,是指墨色的虛和實,虛與實的對比也是相對而言。虛中之實是重,實中之虛是輕。墨的濃與淡,燥與潤都可以表現(xiàn)虛實輕重。需要理清的是,它與粗和細、大和小、聚和散以及長和短,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概念。這里,主要的分辨參數(shù)是墨的虛與實。粗筆是淡墨是飛白,就輕;細筆是濃墨是實筆,就重。字大、字聚、筆長,用虛墨,是輕;字小、字散、筆短用實墨,則是重。重與輕的層次是多樣的,運用的手段更是多樣化的。當要表現(xiàn)最重的“節(jié)拍”時,可以調(diào)動所有的方法,重合多種技巧來刻畫“宏音重拍”。
比如,“霧”字,將字寫大、寫聚、寫粗、寫實,此字在作品中肯定是最重的“一拍”。反之,將字寫小、寫空、寫細、寫虛,如“足”、“下”(由于用的都是印刷品,我們無法將《得示帖》的墨色變化精確的展示),那么,此字肯定是最輕的“一拍”無疑。于是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由最重一拍到最輕一拍之間的任何一個點,都是可以再現(xiàn)的。從方法論的角度判斷,《得示帖》為我們在創(chuàng)作中,表現(xiàn)重與輕方面的節(jié)奏上,提供了充足的依據(jù)和豐富的技巧。
3粗細
粗細,是指筆畫寬與窄的對比。類似音樂里的高音與低音。在古典的書法作品中,除了“鐵線篆”、“玉箸篆”屬等粗細的線外,幾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存在粗與細的筆畫變化。只是因風格的不同,粗細反差的程度不同而已。我們?nèi)绻岩粋筆畫比作一個音符,諸多的筆畫組合在一起時,必須要強調(diào)粗細的變化和對比。粗細的反差越是明顯,其音符的跳動感就越強,同時,它的“音域”也就越寬。要表現(xiàn)宏亮、堅定、鏗鏘者,其粗線的比例要大;要表現(xiàn)輕柔、靜謐、恬淡者,細線的含量要高;要表現(xiàn)歡快、跳躍、激昂者,粗細要多作混雜。不同的風格對筆畫粗細的要求不同,筆畫粗細配置組合的不同,其表現(xiàn)的審美趣味也不盡相同?梢韵胂,一件粗細筆畫等一,沒有粗細反差的作品,就像一支沒有音域變化的歌,會多么的乏味。粗與細的把握,屬創(chuàng)作的微觀部分,它必須是細膩的、準確的、豐富的。人們在檢驗審視一件書法作品時,精察細辨的恰恰正是這些部位。作品的內(nèi)涵如何,也往往體現(xiàn)在這些部位。
當然,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“高低音”(粗細)問題,還包括有“音準”(線形)、“音質(zhì)”(線質(zhì))、“音色”(線色)等,也都必須要刻畫到位。可以肯定地說,粗細的技巧,是表現(xiàn)節(jié)奏非常非常重要的技巧。
書法作品的創(chuàng)作,手之握筆,尤指之撫弦,揮運之際,似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,觀之以悅目,聞之而賞心。
4長短
長短,指筆畫的長線與短線。點,是最短的線。長線,包括直線和弧線,以及由直線和弧線多重組合的多樣的線。長線與短線類似音樂的短音和延長音。短音有如彈撥樂,長音類比管弦樂。短音急促而鏗鏘,長音悠揚而綿延。這一點,書法與音樂非常暗合。長音與短音的組合變化,最能體現(xiàn)音樂的旋律。長線與短線的交替變化,就最可表現(xiàn)書法的韻律。
圖版如“羲之頓首”。對長短線條的運用,我們在實踐中有特別深刻的體會,盡用短線,作品必散漫瑣碎,皆勒長線,作品則纏繞繁亂。所以,在運用長短線時,就需要組配得當,交互和諧,否則,節(jié)奏和韻律會紊亂。長線與短線運用得當和諧,作品極富韻律之美。音樂有清晰的節(jié)拍,節(jié)拍表現(xiàn)節(jié)奏旋律。書法沒有清晰固定的拍節(jié),它的旋律是依文意和筆墨的行進來呈現(xiàn)的,不僅有長和短的交替,同時還伴有快與慢的轉換。從視覺感覺上分析,短線慢,長線快。短線具有跳越性,長線體現(xiàn)延展性。由此可知,短線與長線的和諧搭配,非常易于表現(xiàn)書法的節(jié)奏和韻律。
5正欹聚散
正欹聚散,是指字的中軸線和內(nèi)部結構的變化。中軸的移位和擺動,會造成正欹的變化。內(nèi)部小結構的改變,會形成聚散的變異。如果與音樂來類比,如果還不算牽強的話,它好像是樂曲的變奏。變奏,往往是活潑的,風趣的,詼諧的,生動的。它會增加作品的表現(xiàn)力和感染力。以音樂而參悟書法,這一點,對我們來說,更是大有裨益的。如,“觸”“散”的左部聚,右部散,“猶”“耿”的右聚左散,自然而奇巧,生動而消散。
中軸的擺動和交錯,使節(jié)奏既跳動又通貫,既搖擺又流落。圖版(如整幅作品的中軸線分析圖)我們通過對《得示帖》的研究與分析,覺得這部帖之所以堪稱經(jīng)典,除了它本身高超的技巧和瀟灑的風格外,短短的三行字中,寓含著非常豐富的節(jié)奏韻律。我們臨帖取法,不僅僅是要獲得具體的技巧,更重要的是,要通過技巧的表象,去窺視藝術更深層的東西。
書法藝術的節(jié)奏韻律,與音樂頗有暗合之處。平理若衡,各類藝術之間,必有法理相通處。書法藝術不僅與音樂相通,同時,也旁通于繪畫、舞蹈、詩文等等。
來源:書法家園(有改動)